展望量子醫學的發展歷程,傳統醫學或被顛覆 。 2016-10-13 由 企業快訊 發表于科學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science/2jopbe.html 備註:以下資料最下方2009年及2016年為曾京生博士發明資料 量子物理是根據量子化的物理分支,在1900年以理論來建立。由於馬克斯•普朗克(M. Planck)釋所謂的黑體輻射。 他的工作根本上合併了量子化用同樣方式,到了今天它仍被使用。 但他嚴重地衝擊了古典物理學,需要了另外30年的研究,就是在量子論未確立之前。 直到現在一些主張仍然不能被充分地了解。這裡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包括科學的本質是怎麼出現。 不光是普朗克對這個新概念感到困擾。當時德國物理社會中黑體研究成為焦點。 在10月、11月和12月會議前夕,對他的科學同事報告公開他的新想法。 就這樣謹慎的實驗學家(包括F. Paschen,O.R. Lummer,E. Pringsheim,H.L. Rubens,和F. Kurlbaum)和一位理論家迎接最巨大的科學革命。 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概念,以解決黑體問題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解釋了光電效應 1910年,α粒子散射實驗 1911年,超導現象被發現 1913年,玻爾原子模型被提出 1915年,索末菲修改了玻爾模型,引入相對論,解釋了塞曼效應和斯塔克效應 1918年,玻爾的對應原理成型 1922年,斯特恩-格拉赫實驗 1923年,康普頓完成了X射線散射實驗,光的粒子性被證實 1924年,愛因斯坦推導出了普朗克的黑體公式。2001年,3位分別來自美國和德國的科學家因為以實驗證實了這一現象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4年,德布羅意闡述了物質波理論。 1925年諾貝爾獎獲者海森伯格提出量子論的不確定原則。同年,海森堡提出的矩陣力學理論。 192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在《物理學紀事》上連續發表了6篇論文,宣布了量子力學的第二種形式——波動力學的誕生。這個方程後來成為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 1927年,德布羅意和革末通過實驗證明了電子的波動性。同年,G.P.湯姆遜,在劍橋通過實...
留言
張貼留言